top of page

萬年垃圾的行蹤!海洋塑膠垃圾帶的分布、成因以及環境影響(上)

文:簡雯潔


「值得嗎?用環境成本和人體健康來換發展,值得嗎?」英國《衛報》記者踏訪世界廢塑膠處理的重鎮中國文安縣時,不解地問。的確,現今塑膠垃圾碎片與人造塑膠微粒的氾濫,已經非常嚴重衝擊到海洋水質與生態環境。塑膠商品棄用後並不會消失,它只是逐漸轉變為「微塑膠」,繼續存在於環境之中。但光是一個文安縣就有如此多的廢塑膠,那麼那些不在像文安縣這樣的處理地的廢塑膠去了哪?


美國海洋學家Charles Moore在1997年發現北太平洋環流中充滿了塑膠垃圾,後來將該區域稱為「太平洋垃圾帶」(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),其污染究竟有多嚴重、全球的其他大洋環流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垃圾帶,是現今科學家亟欲尋求的解答。為數眾多的塑膠垃圾,在這些大洋環流中永無止盡地漂浮並打轉,日積月累聚集在一起,或堆置在環流周圍的海島上。塑膠碎片容易吸附及累積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質,並容易被當作食物進入食物鏈。目前有多項研究在水生生物體內發現塑膠微粒,許多物種也已經有詳細報告指出,攝入塑膠後對生物體造成的器官物理傷害。海洋塑膠垃圾帶的分布、成因與對環境的影響,也因此成為重要的環境生態議題,引起各方研究的關注。

北太平洋環流與太平洋垃圾帶(Young et al., 2009)

海洋塑膠垃圾帶的發現與分布


首次發現海洋中積累了許多微小塑膠碎片是在1972年,美國麻州的研究人員在北大西洋馬尾藻海(Sargasso Sea)上發現許多直徑達0.5公分的塑膠顆粒[1],從此就不斷出現來自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類似的報告。直到1997年,水手出身的科學家Charles Moore乘船從夏威夷到加州長灘過程中的發現,才引起了大眾對於塑膠垃圾現象的關注。Moore並與其科學團隊進行研究,於2001年的海洋污染報告中指出,在太平洋紀錄到的最高平均塑膠總量為每平方公里334271件,且計算出塑膠重量比上浮游生物重量的比例,竟然高達6 : 1[2]。這份研究報告透露出,現在有非常多海洋漂浮垃圾碎屑在北太平洋環流系統 (The North Pacific Gyre,NPG)中積累,被稱為太平洋垃圾帶(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)[3],且它的面積範圍可能是美國德州面積的兩倍大小。


太平洋垃圾帶是由高密度的漂浮塑膠碎片組成,人們稱之為「垃圾漩渦」、 「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場」、以及「海洋濃湯」,它就位在北太平洋環流中,特別是在北緯20到40度之間[4],散佈在熱帶和亞北極海域之間幾百公里的海岸與環流中心內。這個塑膠碎屑聚集的區域包含兩個積累區塊:發生於日本外海的「西垃圾帶(Western Garbage Patch)」,和駐留於夏威夷和加州之間的「東垃圾帶(Eastern Garbage Patch)」,對應於北太平洋環流系統內的兩個子環流,由夏威夷群島北部的狹窄海洋垃圾帶連接。

五大環流與海洋垃圾帶的可能位置(Kaiser, 2010)

然而,Moore所發現的太平洋垃圾帶並非唯一的海洋垃圾帶。類似的塑膠顆粒累積現象也已經出現在北大西洋,而大西洋上類似的發現,都來自美國東岸外海。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海洋模型專家Nikolai Maximenko,曾定位出垃圾帶可能的位置,指出在印度洋、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,也可能有其他類似的垃圾帶。


海洋中的塑膠垃圾種類與來源


三十年前,塑膠產業對於塑膠產品的普遍態度是:「塑膠垃圾只佔所有垃圾的一小部分,除了有礙觀瞻之外,對環境並沒有危害」[5]。然而,現今這樣的「塑膠時代」造成一個始料未及的重大後果,也就是塑膠物質正以數不清的各種尺寸、形狀和顏色,擴散到全世界的海洋環境中[6]


由於塑膠通常是不可再生的合成聚合物,因此塑膠碎片是在海洋和世界各地海灘上最持久的污染物之一,並會流入海洋、存在很長一段時間。這些塑膠碎片與顆粒相對於海水浮動、風的漂移與水流,其密度較低,比重比海水小因而浮力大,可被運送得非常遙遠。在 2005 年的北太平洋環流考察中,發現海洋中的這些合成聚合物的主要類型為聚乙烯(PE)和聚丙烯(PP),這是常用的熱塑性樹脂中密度低於海水的兩類,最常用於包裝,也用於製作漁業中的漁網、繩索、線和浮標。這些合成聚合物耐化學性降解(在海洋中的降解非常緩慢)、柔軟、輕巧、強韌,並且為易於加工的最終產品,這些都是為何大量而廉價的一次性塑膠品在海洋中高度聚集的原因[7]


當暴露於陽光的紫外線輻射、大氣中的氧化特性和海水的水解性質,這些聚合物會脆化並崩解為越來越小的碎塊,最終成為單個聚合物分子,要再有更進一步的降解才能夠被生物分解,但塑膠品在海洋環境中的最終生物降解所需的時間仍然未知,且塑膠分子很難完全消失。現今幾乎所有的消費品都包含塑膠材料,或是以塑膠包裝,因此塑膠是增長最快的廢棄物成分。有些塑膠垃圾會到達垃圾處理場,但有部分被隨便丟棄於可見的景觀中。由於海洋是所有人類居住地的下游處,且世界上約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離海洋 50 英哩(約 80 公里)的範圍內,塑膠垃圾在缺乏重要回收設施的情形下,被風吹或流水而運行入海。在這個過程中,塑膠碎屑和顆粒接觸到大量的海水,以及被稀釋過後的低濃度汙染物,產生作為污染物積聚顆粒的嚴重副作用。


海洋塑膠垃圾的聚集:已開發國家碰上高壓環流系統


一旦塑膠碎屑到達海洋,漂浮的塑膠碎屑散佈於海洋中,且從其來源處隨著風與水流,行經了很長的距離到遙遠的地方。在深海中,大型高壓環流系統往往吸附並聚積這些塑膠碎片,而低壓系統則趨於分散它們[8]。北太平洋環流系統(NPG)之所以受到特別的關注,是因為它能夠聚集一切在海水中漂流且持久的物品。由於環流是順時針方向流動,NPG的中心比起其邊緣擁有最高的塑膠碎片濃度,且塑膠碎片可以留在其中好幾年。而在地球的海洋中共有五個巨大高壓環流,構成40 %的海表面,或整個地球表面積的25 %。來自高山地區的氣團所形成的高壓,使海平面較低的中心附近形成漩渦聚集帶。因此,塑膠顆粒與浮游生物的比值在接近高壓環流中心處是最高的。但在暴雨造成都市區域的塑膠顆粒隨著水向下奔流之後,在都市的沿海地帶發現的比值也顯得較高[9]


除了自然的海洋高壓環流系統之外,海洋垃圾帶的聚集與發生地點,和某些特定國家的地理位置與社會經濟發展程度也有關聯。地球的海洋中既然有五個巨大的高壓環流,其同樣都具有可將海洋中的漂流物往環流中心聚集的能力,為何較為著名的海洋垃圾帶,就目前所知而言,主要發生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區域,尤其是Moore所發現的太平洋垃圾帶規模最大、最引人關注呢?


從海陸相對位置來看,太平洋位於歐亞大陸與美洲大陸之間,而北太平洋西側為日本,東側為美國,兩者都是人口最密集的已開發國家之一,也位居世界經濟的主要領導地位,其塑膠生產與消費的速度快、數量大,製造為數眾多的塑膠垃圾。全球塑膠生產的成長,從1950年的150萬噸增加為2008年的2億450萬噸(台灣的垃圾車一次約運32噸垃圾),而在1988年,就有3000萬噸的塑膠是產於美國[10]。研究也指出,海洋中遠洋塑膠聚合物的來源,主要是被美國和歐洲,以及近期的日本所使用與丟棄而來[11]。然而,美國與歐洲的製造商擁有不一樣的產品製造傳統,美國製造商的普遍態度是,他們只負責回應市場的需求,認為建立基礎設施或想辦法來處理產品所產出的廢物,是消費者個人和政府的責任。美國的生產者很少被要求要資助垃圾掩埋的成本,或以其他方式處置其所製造出的塑膠製品,因而在產品製造上往往過度又快速地浪費;另一方面,歐洲國家則是響應所謂「綠點(Green Dot)」措施,在產品包裝上進行減量、循環再造以及廢料回收[12]


正因為海洋高壓環流與這些已開發國家的海陸位置分布,才使得海洋塑膠垃圾僅在特定地區有大規模的積累,尤其是被夾在美國與日本之間的北太平洋環流系統,更造就了太平洋垃圾帶的「不平凡」。




參考資料

  1. Carpenter, E. J., & Smith, K. L. (1972). Plastics on the Sargasso Sea surface. Science, 175(4027), 1240-1241.

  2. Moore, C. J., Moore, S. L., Leecaster, M. K., & Weisberg, S. B. (2001). A comparison of plastic and plankton in the North Pacific central gyre.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, 42(12), 1297-1300.

  3. Pichel, W. G., Churnside, J. H., Veenstra, T. S., Foley, D. G., Friedman, K. S., Brainard, R. E., ... & Clemente-Colon, P. (2007). Marine debris collects within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.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, 54(8), 1207-1211.

  4. Young, L. C., Vanderlip, C., Duffy, D. C., Afanasyev, V., & Shaffer, S. A. (2009). Bringing home the trash: do colony-based differences in foraging distribution lead to increased plastic ingestion in Laysan albatrosses?. PloS one, 4(10), e7623.

  5. Moore, C. J. (2008). Synthetic polymer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: a rapidly increasing, long-term threat. Environmental Research, 108(2), 131-139.

  6. Moore, C. (2003).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, plastics, plastics, everywhere.Natural History Magazine, New York, US, http://www. naturalhistorymag. com/1103/1103_feature. html.

  7. Rios, L. M., Jones, P. R., Moore, C., & Narayan, U. V. (2010). Quantitation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adsorbed on plastic debris from the Northern Pacific Gyre's “eastern garbage patch”.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, 12(12), 2226-2236.

  8. Moore, C. J. (2008). Synthetic polymer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: a rapidly increasing, long-term threat. Environmental Research, 108(2), 131-139.

  9. Lattin, G. L., Moore, C. J., Zellers, A. F., Moore, S. L., & Weisberg, S. B. (2004). A comparison of neustonic plastic and zooplankton at different depths near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shore.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, 49(4), 291-294.

  10. 同7。

  11. 同2。

  12. 同8。

2,316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