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GEOGDAILY地理眼

推倒象牙塔,走向社會

這是最好的時代,也是最壞的時代。
"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,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."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狄更斯 (Charles Dickens)

Home: Welcome

風化的「無」限時動態—想像去「人」類中心的女王頭

女王頭的危機儼然已成為北台灣海岸的一個地景保存議題。 但是,目前對這個議題的立場,大多分為保存或是放任它斷裂的兩派說法,這種二元對立的論述是由於我們太以「人類的立場與視角」去判斷,而不是將這個問題放在「異質性的網絡」下探討。這篇文章以「去人類中心」的視角來重新審視這個議題

不清澈的十年:台北下八仙漁村的都市邊緣人

下八仙聚落位於北投八仙里的基隆河畔。岸邊有一座政府修建的小型碼頭供漁船停泊,而八仙里的居民至今仍會捕魚。關渡至下八仙一帶為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會點,清朝時代即為貨物轉運和漁業捕撈等活動的樞紐。

人類世下的生物多樣性:混農林業(agroforestry)的例子

人類似乎成為第一個能夠有力介入、甚至主導地球系統與環境變遷的生物物種這件事,除了在生態倫理方面的反思以外,也為許多環境科學研究者帶來了一項挑戰:當人類活動不再是可以輕易忽略、剔除於分析架構之外的干擾變數,如何適切地概念化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,便成為眼前亟需解決的理論難題。

人類世下的生態焦慮症:我們渴望什麼樣的自然?

2011年6月,以Mark Davis為首的18位科學家共同在的Nature發表一篇「不要以物種的起源來評斷牠們」的文章,主張既有的生態保育或復育都試圖界定一種「自然」的狀態,並且回復到過去的自然狀態,但如何界定自然狀態,本身就是一個問題

Home: Blog2

聯繫我們

10617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地理環境資源系

  • facebook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Home: Contact

Subscribe Form

©2020 by GeogDaily地理眼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