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地理眼 Geogdaily

民主和永續的結晶——德國國會大廈參訪紀錄

文:鄭中彥


作者和Ekin Deligöz議員合照

因為參與教育部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的緣故,今年暑假有幸到德國參訪能源轉型、韌性都市的實際案例,並和相關單位交流。其中的重頭戲就是和綠黨議員Ekin Deligöz會面並參觀國會大廈。在議員辦公室進行簡短的座談後,議員便和她的助理,循著一條地下通道走到國會大廈。這個遊程一般只開放給德國國民,是國會議員「選民服務」的一部分;除非受邀,像我們這種外國人是不太可能進來的。

​​

地下道裡面有很多介紹的看板和遺跡,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小房間,裡面的牆上隔成一個個小方格,上面寫著1919年後每個國會議員的名字。其中有個格子外面被塗成黑色,那就是希特勒的格子。來到德國除了看應對氣候變遷的策略,轉型正義的措施也是值得關注的。譬如這個被塗黑的盒子,民宅前方地上大屠殺受害者的名牌,還有柏林圍牆遺跡旁紀錄蓋世太保惡行的「topography of terror」(恐怖地形圖),都顯現了他們在這方面的努力。


進到國會大廈後,首先看到的是牆上的塗鴉,是1945年德國戰敗後,蘇聯士兵入城後留下的。塗鴉的文字大體都是在辱罵德國人,但還是被保留下來,算是一種歷史的教訓。在迴廊上有幅圖畫,畫中是被火焰環繞的脊椎,據Deligöz議員所述,這幅畫的寓意是「惡勢力一直存在,而人們要有足夠的勇氣去挑戰它」。這幅畫是受納粹德國時期,一群英勇的社會民主黨(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,SPD)議員啟發。那時他們公開譴責希特勒,卻落得遭遣送出境或暗殺的下場。從現在看來,他們的舉動無比英勇。



希特勒的格子被塗成黑色(作者攝)

被塗鴉的牆(作者攝)

Katharina Sieverding In Memory of the Members of Parliament in the Weimar Republic who were Persecuted, Outlawes or Murdered Between 1933 and 1945(作者攝)

​國會大廈建於1894年。有個趣聞是,當時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威廉二世因不希望自己的權力被挑戰,所以故意請建築師把國會大廈蓋的比皇宮矮。雖然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,但裡頭還是有很新的東西,譬如議事廳看上去就非常的現代化。和臺灣的立法院不一樣,德國的國會因採聯立制而沒有固定席次,所以議員坐的位置也會不斷更動。另一個差別是,這裡並沒有採用電子投票系統,而多用舉手表決。看似不太嚴謹,但就我推論,大部分法案應該在提到大會之前就已經取得共識了,使得表決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儀式。在議員的座位上方,有看台讓民眾旁聽。只要上網登記,不論國籍都可進去,不像臺灣的立法院要書面申請。


在議事廳的樓上,是各黨團的會議室。基民盟/基社盟(CDU/CSU)、社民黨(SPD)、另類選擇黨(AfD)、自由民主黨(FDP)與綠黨各據一方,剛好就是國會大廈的四座塔。令我訝異的是,左翼黨(Die Linke)竟然沒有會議室,不知道是我沒看到還是在別處,畢竟左翼黨的議員人數比綠黨還要多。每個黨團辦公室都有自己的代表色,譬如基民盟就是藍色,象徵保守派,社民黨是紅色,象徵左派,自民黨是白色和黃色,象徵自由主義,綠黨當然就是綠色。


我們進了綠黨的會議室,迎面而來就是一張森林的照片,很符合黨的風格。會議室內的裝潢樸實無華,聽說每周二都會在這裡開黨團會議。在這裡,我們跟Deligöz議員合照並道別,也感謝她溫暖的迎接。(聽他講話,就像和鄰家的阿姨聊天,她甚至分享了和兒子去Bomebuy排隊買珍珠奶茶的故事。真的非常喜歡她!)


​來到國會大廈,一定要到它的玻璃穹頂看看。和底下的大廈本體不同,穹頂有開放給外國遊客參觀,因此人潮絡繹不絕。在這棟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上,為什麼會有玻璃的穹頂呢?1894年完工時,穹頂的風格和建築是一樣的,不過1933年時在一場大火中燒掉了。當時共產黨員被指控為縱火者,但證據並不明確。1993年,德國政府決定重新裝修國會大廈,作為兩德統一的象徵。英國建築師Norman Foster是這個玻璃穹頂的設計師,堅固的鋼架上鑲嵌了片片透明的玻璃,兼具傳統和現代風格。


國會大廈重新修整時,環境友善是個很大的重點。穹頂上方有個巨大的通風口,能促進建築物內空氣的對流;穹頂中央則有個圓錐狀的玻璃反光體結構,上頭有360面鏡子,能把陽光導入下方的議事廳,因此不須使用人工照明;同時,為了防止鏡面過熱和抑制穹頂內的反光,Foster特別設計了一面會隨太陽位置變化而轉動的遮陽板。建築南面的屋頂有300平方公尺的太陽能板,附近也有燃燒油菜籽的生質能發電廠,一起提供國會大廈電力。發電所產的餘熱可以拿來供應暖氣,且玻璃反光體內部也有回收熱氣的裝置,能幫助維持室內溫度。夏天時的冷氣,則是由地下六十公尺的冰水儲存層(冬季時留下)供應。遊客可以從穹頂底部沿著環型步道往上走到通風口下方,欣賞360度的柏林美景。現在的國會大廈,可說是世界上最「綠」的。



玻璃反光體(中央)與遮陽板(左側) (作者攝)

穹頂頂部的通風孔(作者攝)

除了在環境上有所貢獻,玻璃穹頂也有文化上的意義。透明性和未來感,象徵德國擺脫納粹的陰影,邁向一個更團結和民主的未來。1999年,國會大廈重建完畢,新的議會在此召開,也這樣過了二十個年頭。在這數十年裡,德國的危機、世界的危機從沒少過,德國人民也做出了各種明智和荒唐的決定,但幸運的是,他們在很早以前就選擇了環境永續的道路;縱然政策和名詞可能有所變動,它的精神仍持續被貫徹。


2016年,臺灣給了一個有能源轉型政策的政黨執政的機會;2018年,在全國性的公投中,臺灣人民則表達了對此轉型過程的不滿於不耐。當科學理性遇上人類的直覺,所產生的衝突該如何解決?和誰對話、如何對話、「社會共識」又是什麼?在破紀錄的綠能占比和先進的能源技術之外,我們該學的「德國經驗」,應該是它由下而上的運動、充滿活力的倡議者與組織、堅實的社會信任基礎。當細膩、平等、多元的討論得以發生,硬體建設和制度建立也將指日可待。


62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